日期:2025-10-07 13:40:08
封面新闻记者 钟晓璐
海拔近3000米的两河交汇处,四川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。这是我国第一高土石坝水电站,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10亿千瓦时,为“西电东送”战略注入着磅礴动能。守护这份“动能”的人群中,甘孜州公安局水电公安分局两河口派出所所长杨斐已坚守了17年。
25岁的杨斐初来时,水电站还只是图纸上的轮廓,迎接他的是不通水、不通电、不通路的沉寂峡谷。派出所是临时搭建的板房,冬天室内温度常低于零下10度。“山高石头多,出门就爬坡,白天一身泥,睡在火柴盒。”杨斐笑着念出当时民警们编的“顺口溜”,也见证了这份坚守。
放弃稳定工作圆警察梦
3年累计行走1.2万公里
晨雾还未散尽,杨斐已经带队开始了每天的巡逻。42岁的他肤色黝黑,每遇到群众,他都会询问下近期的情况,叮嘱着注意事项。
“水电站刚筹建时,这里几乎没有常住人口。”杨斐说,他刚来这里时,辖区全部为外来建设和务工人员,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,实有人口才有了变化。
水电分局民警在两河口施工区开展实地走访,对施工区域进行风险隐患排查
这个土生土长的雅江藏族汉子,毕业后当了一名中学教师。2007年,看到公务员的招警考试,他决定放弃稳定工作,并如愿考进了甘孜警队。
当时的两河口水电站还处在筹建阶段,恶劣的自然环境、艰苦的生活条件劝退了许多人。在得知两河口水电站筹建需要警力,杨斐主动递交了申请书。
2008年甘孜州公安局水电分局挂牌,杨斐与水电为伴的生活正式开启。现实给了他一记闷棍,条件比他想象的还差,光是从分局到县城就要两个多小时,洗衣洗脸就在江边解决。
三年磨破8双警用皮鞋,累计行走超1.2万公里,让他成了两河口最“熟门熟路”的人。
化解上千起矛盾纠纷
曾连续78天吃住在工地
随着两河口水电站进入大规模建设期,数万的建设者涌入,治安形势严峻,杨斐带领仅有5 名民警的团队,白天巡查走访,晚上分析研判。电站截流期间,他连续78天吃住在工地。
在水电分局的全力支持下,他以净化库区施工环境为目标,突出打击整治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、盗窃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。2013年,他率队成功侦破“9.18”太阳能电池板盗窃案,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,缴获太阳能电池板100张,涉案金额近48万元。
结合库区实际,他推行“一营一长、一企一警”警务工作模式,将辖区划分为8个网格,每个网格配备专职联络员。责任民辅警结合“六进六边”工作,不定期深入责任营地、责任单位开展走访交流,及时了解施工单位用工情况,精准化解劳务纠纷等1000余起矛盾纠纷。
在两河口大坝区域,水电分局民警开展水域巡逻走访工作
去年5月,因受强降雨影响,两河口部分辖区道路严重损毁,通信中断,在大梁子隧道口发现多名工人被困,凭借对地形的熟悉,他判断出了工人被困的位置,当即冒险徒步攀爬过滑坡体进行查看,发现了工作的具体位置。在三名民辅警的帮助下,他系上救援绳踏入及膝的淤泥中,利用随身携带的救援工具,先后两次将6名被困的工人救离险地。
因为吃住都在所上,这些年他和家人聚少离多。这个中秋,他在所上值班,没能和家人团圆。“这么多年都是如此,都习惯了,家人也理解。”他说,看到辖区平安、秩序井然,就觉得所有的坚守都有意义。
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广禾配资-配资杠杆之家-配资公司app-网上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