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9-30 14:13:08
吃得对,能滋养身体;吃得不对,反而可能损害健康。日常生活中,许多看似健康的食品,其实营养价值有限或热量很高,吃起来需小心。
那么,哪些所谓的“健康食品”并不健康?我们该如何避开这些误导选项?一起来看↓↓↓
这些食物真的“健康”吗?
1
米粥、米汤、米油
常有人说“米粥、米汤、米油”养胃又滋补,事实上,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碳水化合物, 营养价值单一,没有特殊的“滋补成分”。
米粥经过长时间熬煮变稠,是由于淀粉粒在加热吸水后膨胀、崩解,释放淀粉分子所致,这一过程称为淀粉的糊化,从而变得极易被肠道吸收, 可导致餐后血糖急剧升高,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。同时,米粥、米汤、米油缺乏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及关键维生素,且 食用后饱腹感差,常导致人们摄入过量。
展开剩余78%所谓的“养胃”,仅在于其软烂质地能暂时减少物理消化负担,但并无养胃功效,如果生病后的人只吃这些,反而可能因营养不足而 削弱患者胃黏膜的修复能力。
2
肉汤、骨头汤、鸡汤
肉汤、骨头汤、鸡汤绝大部分成分是水,大量溶入汤中的是脂肪、嘌呤、盐分和部分调味品成分,因此它们属于 高脂、高嘌呤饮食,高脂饮食不利于心血管健康,高嘌呤饮食则易引发痛风,对高尿酸患者非常不利。
喝汤弃肉是本末倒置, 真正的营养如蛋白质、铁、锌等绝大多数 仍保留在肉和菜本身。
3
鲜榨果汁、蔬菜汁
有的孩子不爱吃水果蔬菜,家长会将它们榨成汁后给孩子喝,认为这样也可以吸收水果蔬菜中的营养,实际上,鲜榨果汁和蔬菜汁尽管保留了瓜果蔬菜中的部分维生素C和钾,但在其压榨过程中破坏了植物细胞壁, 丢失了宝贵的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。
同时,水果鲜榨过程会将糖分高度浓缩变成 “游离糖”,可被人体消化道快速吸收,这会导致血糖剧烈波动,尤其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定。蔬果汁不仅营养大打折扣,还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摄入更多糖分, 增加肥胖风险。
完整摄入新鲜水果蔬菜才是获取营养、促进健康的正确选择。
4
红糖水
红糖水虽然颜色是红色,看起来可以补气血,其实并不然。
红糖是蔗糖的一种,红糖的红色主要源于其制造过程未经过深度精炼和脱色处理,原糖在加工时保留了甘蔗汁中的天然色素,如焦糖色素和美拉德反应产生的有色物质, 并非铁元素的颜色。其所含的非血红素铁不仅含量极低(100克红糖仅含2毫克铁),且吸收利用率很差,靠喝红糖水补铁,会不可避免地 摄入过量糖分,引发肥胖和血糖升高,而对改善贫血效果微乎其微。
真正补铁补血应选择红肉、动物肝脏、动物血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。
5
土榨油
“土榨油”或“毛油”看似纯天然,并不意味着脂肪酸组成更合理,营养虽有所保留,但隐藏巨大安全风险。最大的健康问题是未经过精炼,由于工艺简陋,缺乏精炼工序,它可能 含有较多的杂质、水分、磷脂等, 容易酸败变质。
最危险的是,其原料(如花生、玉米)若储存不当发霉,可能产生 致癌物黄曲霉素,而土法压榨无法将其去除。同时,其烟点较低,烹饪时易产生更多 有害烟雾。可见,正规精炼油的安全性远高于“土榨油”或“毛油”。
6
猪油
在物资普遍匮乏的年代,猪油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。但在现代人普遍热量过剩的背景下,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不应再被视为“营养品”, 猪油过量摄入会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“坏胆固醇”), 增加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等 心血管疾病风险。
从健康角度看,猪油的营养组成远不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(如橄榄油、山茶油)合理,不应作为主要烹调用油。
7
鸡爪、猪蹄
鸡爪、猪蹄中确实富含胶原蛋白,但它们同时也是“隐藏的脂肪大户”。 鸡爪和猪蹄不仅脂肪含量较高,且所含胶原蛋白为大分子蛋白,人体无法直接吸收,需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小分子后再合成,无法定向转化为胶原蛋白补充至皮肤。
经常大量食用鸡爪和猪蹄,不仅难达美容愿望,反而容易导致热量超标、血脂异常, 诱发肥胖或 加重心血管负担。
如何科学选择健康的预包装食品?
要辨别预包装食品是否“健康”,务必仔细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。
配料表按含量降序排列,前3位是主要成分。 如果糖、油脂、盐排名靠前,则需慎选;建议优先选择配料表短、添加剂少的产品。
发布于:北京市广禾配资-配资杠杆之家-配资公司app-网上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